金融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学科优势明显,办学层次完整,在中国金融行业和金融教育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影响。

学科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5年光华大学商科银行学系;1997年在西南财经大学原金融系、国际经济系国际金融教研室以及农经系农村金融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金融学院;1998年金融学被评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属重点学科,金融学专业开始招收博士后;2000年设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2002年金融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中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一,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通过教育部全国重点学科评审;“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并承担“经济管理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2009年承担“第二类特色专业金融国际化人才培养”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投资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2010年《货币金融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985工程“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正式立项建设;2012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现代金融创新实验教学中心,金融学名列中国大学重点院校2011-2012年国家重点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与科研指标评定及专业排名全国第一;2013年获批国家级实验室——金融虚拟仿真实验室,成为中国大陆首家通过CFA(注册金融分析师)协会创立课程认证计划(CFA University Recognition Program)认证学院,;2015年再获CFA(注册金融分析师)协会合作伙伴(CFA Program Partners)认证,成为中国大陆唯一一个同时获得CFA两项殊荣的机构。

金融学院立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以“培养金融领袖,引领知识创新”为发展愿景,凝练“诚信、创新、开放”的院训,提出“教师国际化、教材国际化、学生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坚持“依托行业优势和校友优势,并转变为办学优势”的办学思路,明确“创新型、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索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金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知名学者如彭迪先、何高著、梅远谋、程英琦、温嗣芳、柯瑞祺、汪桂馨等先后在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改革开放后,涌现出一大批著名金融学者,如曾康霖、何泽荣、冯肇伯、刘锡良、林义、卓志、刘俊、殷孟波、陈野华、张桥云、赵静梅、尹志超等。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1人,教授18人,副教授36人,讲师12人,聘请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刘俊教授担任学科发展顾问,多伦多大学韩冰教授担任金融学科负责人,另外聘请了著名的“Diamond–Dybvig银行挤兑模型”的创立者菲尔?迪布韦克(Philip H. Dybvig)等62位学界和行业专家为学院特聘兼职导师。

金融学院下设金融系、金融工程系、信用管理系和金融双语教学中心。本科招生专业有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学(双语)、信用管理、金融与理财实验班、CFA国际化实验班;硕士招生专业有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以及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专业有金融学。金融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400余名、硕士研究生800余名,博士研究生50余名,此外还有形式多样的高级金融人才在职培训,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国家级重点金融人才培养基地。逾万名金融学院校友已经成长为金融、经济部门和各行业的领袖和中坚力量,部分校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著名机构任职和海内外大学任教。

金融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构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创新型学院,在学校大金融学科群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二五”以来,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47篇(其中外文期刊57篇,CSSCI收录86篇);出版高水平著作27部;承担19项国家级课题,24项省部级课题;组织中国金融国际年会(CICF 2014)、海峡两岸金融教育联盟成立暨海峡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区块链技术及金融业应用论坛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4次;共引进海外博士18人、国内博士20人充实到教师队伍,使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重达到84.85%,通过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使金融学科的整体水平保持在全国领先的地位。

学院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团队优势,通过信托与理财研究所、金融创新与产品设计研究所、微型金融研究中心、资本市场与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公司金融研究所、中国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投资估值研究中心等7个院属研究机构,瞄准重大实际问题,坚持“服务政府、服务金融机构”两个面向,以“决策咨询意见、调研报告、技术支持、高质量培训”等为主要形式,以“项目+团队+研究所”为主要载体,实践“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助力学校中国西部财经智库建设,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成都银行、成都农商行、华西证券、国海证券、中信期货、华西期货、中铁信托、同兴小贷、合力担保、蓝洋金融、大公国际等众多业界机构在高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战略咨询、专题培训等方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德国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英国埃克赛特大学、日本长崎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等27所国外高校,以及美国花旗银行、高盛、日本冈三证券等国外金融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招生简章

更多
专业方向 所属专业 地区 学制 学费 详情
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方向 金融学
成都市
2年 3.28万 详情
证券实务与投资方向 金融学
成都市
2年 3.28万 详情
金融管理 金融学
成都市
2年 3.28万 详情
金融管理 金融学
成都市
2年 2.00万 详情
公司治理及资本运作 金融学
成都市
1.5年 2.00万 详情
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 金融学
成都市
2年 2.00万 详情
金融与财务 金融学
成都市
2年 2.00万 详情

在线报名

请按以下报名表各项信息如实填写,方便老师审核,报名成功后,出现报名成功页面;如有任何问题,请拨打电话:400-8032-898

  • 请选择您的学历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个人信息保护声明》
个人信息保护声明

欢迎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门户网进行访问,门户网将按照本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请您认真阅读。

1、本网站尊重用户隐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在网站上预留的信息。

2、用户提交姓名、电话以及表单里的其他需要的信息仅用于报考在职研究生、考研辅导、专本科课程等网站所服务的项目使用。

3、用户提交信息,会有老师进行回访确认学生的条件资质,是否符合报考相关的项目,以及符合报考哪个项目进行推荐。

4、用户提交信息是自愿提供,有权拒绝提交,但如果拒绝提交个人信息,本网站将无法提供招生信息,学员也无法了解到具体的招生信息,由此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满18岁的用户,必须在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的许可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5、学生提交个人信息,将享受本网站和第三方的服务,如果同时在其他网站预留信息,并且报名并未通过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本网站将不负责任何责任。

6、本网站会非常注重用户的隐私,不会将信息提供给任何与报名课程无关的第三方,除非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国家强制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除外。网站被第三方黑客攻击造成的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也不负任何责任。

我要报名

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

咨询电话:
400-8032-898